一周前开始的多哈气候大会12月2日进入休会期。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告诉本报记者,各方都寄希望于各国部长在2日和3日陆续抵达多哈后,能够在更高的政治层面上解决此前谈判中存在的争议。据了解,在多哈气候大会第一周的谈判中,争议较大的问题首先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否按期实施。
发达国家要求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产生的冗余排放配额转入第二承诺期。发展中国家对此持反对立场,并要求在第二承诺期结束时取消所有剩余排放配额。美国在过去一周里3次因阻碍气候变化谈判被民间环境组织评为“化石奖”。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和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不会承诺《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
大部分西欧国家更倾向于保有《京都议定书》的实际减排效力,对冗余排放配额加以限制。波兰则坚持要将这些配额全部带入第二承诺期乃至2020年之后。
此外,欧盟与小岛屿集团和非洲集团之间仍在围绕承诺期是8年还是5年争论不休。发展中国家呼吁发达国家向其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资金本应以总部设在韩国仁川的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为主要转移渠道,但欧盟气候行动总司国际与气候战略司司长荣格—麦兹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绿色气候基金还没有制定详细的操作程序,欧盟各国不可能往里面投钱。
在技术转让问题上,发达国家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绿色技术设置重重障碍,美国甚至在会上明确表示技术转让已经不用再谈。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前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对本报记者说,发达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富有历史责任,知识产权只是发达国家不愿承担责任的一个借口,只要发达国家政府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是有很多途径可以解决的。(本报多哈12月2日电)(原标题:发达国家不愿转让技术)。
本文关键词:博鱼官网,多哈,气候,谈判,发达国家,不愿,转让技术
本文来源:博鱼官网-www.cwd.net